发布时间:2022-08-31 18:01:45
0次浏览8月17日-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经贸导刊理事会(以下简称“导刊理事会”)组织理事企业以“制造业之光”为主题深入福建考察调研。导刊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朱东方,常务副理事长李国斌、金丹华,秘书长吴汉,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副秘书长马吉军,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研究所室主任王云平,清华大学教授徐井宏,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等参加调研。
调研三家制造业标杆企业
本次调研,理事企业先后走进青拓集团、宁德时代、福耀集团三家制造业标杆企业,通过展厅参观、生产线参观、座谈交流等方式,认真听取企业发展历程、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情况介绍,共同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青拓集团不锈钢产量连续七年全球领先。集团发展计划部副总孙小侠在接待理事企业时表示,青拓练就千亿“钢铁侠”的秘诀在于不断创新。以笔尖钢为例,中国能生产飞机汽车,却生产不了小小笔头的“笔尖钢之问”曾引起业界极大震撼。青拓集团2019年开始对“笔尖钢”进行研发和生产,经过无数次研讨、多轮测试,2020年成功研发并量产可用于制作2.3毫米圆珠笔笔头的笔尖钢。近两年公司又研制了1.6毫米、1.3毫米、1.0毫米规格的笔尖钢。与其他笔尖钢不同,青拓集团独辟蹊径以锡代替铅、铋作为易切削元素应用于笔尖钢生产,使其更具环保性能。未来2-3年,青拓集团将力争把笔尖钢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90%以上,彻底解决笔尖钢“卡脖子”难题。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连续五年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领先。宁德时代党委书记孟祥峰在与理事企业的座谈交流中谈到,宁德时代在2021年的动力电池销量已经超过100GWh,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累计为全球383万辆电动汽车提供配套服务。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确立,宁德时代也在抢抓“双碳”发展机遇,致力于实现电池生命周期的碳中和。企业已经获得新能源产业首张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并且完成36家供应商的碳摸底,构建起镍、钴、锰等电池材料的循环利用体系,未来更会在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三大方向发力,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福耀集团自1987年成立以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产品得到全球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及主要汽车厂商的认证和选用。在福耀集团下属的玻璃工程研究院,理事会调研团参观了福耀生产的氛围全景天幕、镀膜加热玻璃、5G通讯玻璃、太阳能发电天窗等高新技术产品。负责人介绍到,福耀集团能够得到全球客户的青睐,在于其对产品技术和质量的执着追求。从创立开始,福耀始终心无旁骛,专注专业,不赚快钱,数十年如一日地聚焦高品质汽车玻璃的研发和生产,一步一步走到全球行业前列,改变了世界汽车玻璃产业的格局。
与制造业楷模曹德旺座谈交流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凭借独特的经营眼光和人格魅力,早已成为企业家的榜样、慈善家的楷模。本次福建调研,曹德旺董事长与理事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并对企业家提出的企业创新、团队管理、诚信经营、社会责任等问题一一给出自己的答案。
曹德旺坦言,经营企业是一门学问。佛教常常提到“功德”二字,实际上“德”在“功”前,企业家只有先“立德”,然后才可以“建功”。“‘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含信仰、胸怀、境界、高度、专业的从业经验、以及渊博的知识,来支持你建功。企业家永远在学习的路上,我们只要做一个有‘德’的企业家,就一定会有未来。”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选择直播等线上渠道谋求发展。未来做生意应该倾向于线上还是线下呢?曹德旺给出的答案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产品需要。“玻璃是传统制造业,我们开始做的是功能性汽车玻璃,现在追求安全、舒适,轻量、智能的玻璃产品。这些都需要线下的实物参考,所以我们没有盲目选择线上。”
有企业家问到供应链的话题,曹德旺谈到,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企业的长期战略。他用自己《心若菩提》里的记载的一个客户举例——1997年,一家玻璃供应商想把因金融危机挤压的玻璃卖给福耀,曹德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个时候助理向他请教道:“曹总,这家供应商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不借机把价格往下降降呢?”曹德旺说道:“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从产业链的理论上讲,上下游企业 ,是有买卖关系,但也是分工不同,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要想让福耀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我们自己产品客户端用户的繁荣,更需要我们产品供应商的发达。”
受疫情、国际政治、气候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存在经营困难。调研团的众多中小企业家也将这个问题提给了曹德旺。他支招道:“唐僧取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克服磨难,而且是多重磨难。福耀虽然目前做到了领先,但我刚创业的时候,也是经历重重困难,但你要相信,这个世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企业家就得有这种决心和毅力。”
曹德旺还特别分享了福耀的企业文化——“敬天爱人,止于至善”。“要做到这八个字,也就是要遵纪守法、照章纳税、诚信经营、善待天下人,要把儒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应用到位”。
学习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政策重点
本次福建调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研究所室主任王云平研究员还给企业家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政策重点》的主题演讲。
王云平介绍到,2021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10年来首次上升,达到27.4%。有5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比2012年增加27家。截止2021年,培育“专精特新”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过800家。虽然全社会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的氛围愈加浓厚,但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二是“中国制造”品牌美誉度不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度广度不够;三是“两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大,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艰巨;四是大中小企融通发展水平不高,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还不够多;五是产业区域同质化现象仍然突出;产业国内国际循环存在不少堵点卡点。
他也从五个方面给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一是链条化。要完善产业链大中小企业发展生态、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协调发展、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布局;二是集群化。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以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取得较好成效,未来要建设差异化区域制造基地,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智能数字化。在当前人力成本急剧上升的背景下,智能数字化可以显著提升企业效率;四是绿色低碳化。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转型发展的方向。要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五是品牌化。品牌能够提升企业价值,改变我国长期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尴尬位置。要发挥标准引领、管理支撑、品牌促进的综合作用,推动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实体兴,国家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虽然相比之下中国台球制造业量级较小,但想做好,也必须具有大国时代的工匠精神,也必须紧跟国家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大趋势,才能在世界台球制造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福建调研结束后,乔氏台球企业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乔元栩感慨道。
《中国经贸导刊》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刊,被读者誉为“发展改革工作的参考书”“经济工作的指南针”。导刊理事会,致力于开展政策解读、战略研究、规划咨询、成果转化、品牌服务等服务项目,是政企互动、资源共享、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高端平台。本次福建调研,旨在通过考察标杆企业、企业家座谈交流、聆听政策解读等形式,促进跨区域、跨行业交流合作,破解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